绿色职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努力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中国对美丽世界建设的庄严宣示,也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并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双碳”目标提出3年来,我国加快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序开展了“碳达峰十大行动”,扎实推动产业体系、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成了全球顶级规模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使“双碳”目标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与全国上下火热的“双碳”实践相伴生的是社会各行业对“双碳”人才的旺盛需求。近年来,碳排放管理员、环境监测员、太阳能利用工等新兴绿色职业不断涌现,成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职业选择。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标识了134个绿色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8%。其中涉及节能环保领域17个,清洁生产领域6个,清洁能源领域12个,生态环境领域29个,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25个,绿色服务领域45个,基本覆盖了绿色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有的绿色职业脱胎于传统产业,例如目前仍占据主体能源地位的煤炭资源,其清洁化、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等产业发展新趋势,催生了煤提质工等新职业。在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的过程中,急需大量专业人才,这也同样催生很多新职业。此外,还有的绿色职业产生于我国绿色发展新实践新领域,例如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

  可以说,绿色职业的不断“扩容”,一方面源自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一方面源自国家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笃定追求。需要看到,“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需要绿色职业从业者发挥所学、尽展所长,为企业绿色发展算好减碳降碳“明白账”,为产业转型升级下好节能减排“先手棋”;更需要全社会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教育部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和碳捕集等紧缺人才培养,积极谋划对传统能源、交通、材料、管理等相关专业升级改造”“先行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和新专业,在探索、总结经验基础上,引领带动全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等,为相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要顺应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大趋势大背景,瞄准社会对绿色职业发展的新需求,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设计、有效联动,高校和研究院所应推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培养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同时,让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各显其能,推动人才培养驶上“快车道”。

  一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顶层设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需求,不断完善培养方案设置和课程体系。二是加快推动课程、教材、案例库和基地等关键培养要素的建设,聚焦我国绿色发展实践,吸收各地最新的技术、案例、研究成果,打造高质量课程,经典教材和案例库,促进产学研教融合。三是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导师遴选标准,从实践一线、行业前沿选拔导师,搭建平台,推动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一体化的培养、培训、交流,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部门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四是应加快探索与绿色发展相关的交叉学科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职业标准,让更多有意愿从事绿色发展的青年学子看到绿色职业的发展前景,主动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周硕 华北电力大学)

  目前发现的最早实物是战国中晚期的楚简,其后的秦汉魏晋简牍均有大量出土。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的郭店楚简被誉为“改写中国思想史的典籍”,它的问世曾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郭店楚简的研究热潮。

  冯养坚说,为了让新款手电筒的照明性能达到最优,他们专门组建了产品研发小组,专攻电路结构设计中的难点,“不做到最好誓不罢休”。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广东深圳是创新之城。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深圳还有一块金字招牌——我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

  3月11日,大连石墨谷碳材料产业新城项目开工活动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举行,奏响金普新区的“春日奋进曲”;3月28日,金普新区举办一季度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建徽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海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构建了中国湖泊营养水平历史数据集,时间跨度为1850年至今,由此揭示了我国湖泊营养演变历史,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既遵循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契合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更体现了未来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时代特征。

  你见过穿上身就能发光发电的纤维吗?记者从东华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研发出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制的合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标准物质,日前正式获批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这两种标准物质的量值完全覆盖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范围,

  一项近期发表在美国《细胞宿主与寄生体》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饮食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生长的影响比研究人员之前认为的要小,年龄起着更重要作用。

  英国研究人员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说,大多数哮喘发作症状是由支气管收缩引起的,这种机械收缩使气道内的大量上皮细胞被挤出,因此导致气道屏障受损。

  春日,山东宁津县保店镇刘仙村的麦田里,喜人的青绿连天接地。田边,村民刘书祥盯着手机,不时用食指和大拇指放大屏幕上的内容。

  该种高度集成化的推进系统模块设计方案具有广阔的商业航天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为后续用于微小卫星批量生产和组网发射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作为动植物的家园,红树林ECO还有防浪护堤,促淤造陆,净化大气、水体以及土壤等ECO服务功能。

  清明过后,山东潍坊寿光市稻田镇阁上村亮泽农业合作社的番茄种植大棚内,红、橙、黄、绿不一样的颜色的番茄长势喜人。

  无论是冬奥会开幕式深度应用8K+5G转播、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辅助驾驶、虚拟数字人等新技术展示出中国式浪漫与奥运情怀,还是央视春晚大量运用AI、XR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

  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六坑”出土大量新奇的文物,让三星堆“再醒惊天下”,吸引各地观众慕名而来。为了让游客能够更直观、生动、便利地欣赏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决定以打造世界一流智慧博物馆为目标,

  清明假期,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成了很多人的“新宠”。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假期这几天,中国科技馆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3天共服务观众7万余人次;重庆自然博物馆日均客流量达1.1万人次,约是平日里的5倍……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在多个重要场合论述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