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诊改”知识你知道吗?

  对啊!专家们来学校进行“诊改”工作复核检查。你了解什么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吗?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诊改”工作,诊改工作是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逐渐完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的过程。重点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与运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通过持续规范的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发展,建立并运行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的提高办学活力和人才教育培训质量。实现自我诊改是关键。

  建设“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即按照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以智能校园管理平台为依托,建设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逐步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目标链是依据学院发展规划及其子规划(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由学院总体发展目标,专业发展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各部门工作目标、各专业发展目标、各课程建设目标、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构成的自上而下、层级分明、内容关联的目标体系。

  标准链是依据目标链,由学院管理服务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学生全面发展标准构成的内容关联、相对独立的标准体系。

  “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是指全方面提升质量的工作过程,由两个循环构成一个8字型。依据目标和标准,组织实施,在工作过程中分析数据、诊断问题、及时改进,促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形成逐步的提升的质量改进螺旋(循环提升)。

  第1个循环是大循环,依据目标(起点),制定标准,设计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全程进行自我诊断,不断找到差距,通过学习创新,改进提升,建立更高一层的发展目标。

  第2个循环是小循环,是指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外部监测,进行数据分析,随时察觉缺陷,及时发布预警,督促有关部门、人员采取切实措施,改进行动方案。

  从相应的目标开始,制定标准,进行实施,通过自我诊断和外部监测,进行数据分析,随时发现预警、及时作出调整改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促进工作质量的循环提升。

  诊改与评估有本质的不同,最关键的不同是评估是通过外部评估促进学校发展,而诊改是要求通过自我诊断与改进建立质量主体意识、实现常态“诊改”和质量螺旋提升。

  自教育部2015年6月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2016年4月颁布《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以来,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通过真正开始启动、试点探索、培训推动,正逐步从点到面、从上到下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并全方面推进到十三五规划中。工作开展几年来,得到党和政府的格外的重视,并相继出台文件强调“诊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诊改”一词也迅速聚集了诸多学者和院校的关注、实践和讨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在《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诊改文件解读(中职)》中指出,改革是时代需要,改革已势在必行,改革刻不容缓!副主任委员周俊教授在《问题为引、质量为本、持续改进、自主发展中职诊改方案解读》中指出,教学诊改,是点面互动的质量提升。

  因此,从国家政策、专家解读中,我们正真看到,近几年,社会、行业、企业、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职业教育的质量与上述要求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相适应,过去几年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很看重,重视和投入的力度日渐加大;现在由国家重视、高层推动,转变到向学校重视、学校内生发展转变;而内生发展要求学校必须要提升其内部管理上的水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这些构成了职业院校要建立质量保证制度体系的现实基础。

  职业院校的教学诊改工作强调以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诊改”的本质是职业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把现代科学管理、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结合职业院校的具体业务来提出的一套方法体系和基础要求。因此,依能管理科学研究院认为,“诊改”是职业院校管理领域的ISO9000。

  根据教育部教职成司颁布[2016]37号文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中的“二、目标与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主要完成三大项工作任务:

  而三项任务最终的工作落脚点,就是要打造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的“两链”、“双引擎”与“一平台”。

  打造“两链”, 杨应崧教授认为就是要打造目标管理体系。他提出的“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指明目标体系就是实现过程的方法,也是PDCA循环在职业教育质量管理中的提升和具体运用。“8字螺旋”起点是两链:目标链、标准链,从起点开始,由静态和动态两个螺旋叠加而成。所谓静螺旋指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目标→标准→计划→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

  “双引擎”最终都要落脚到学校的制度体系建设、文化体系建设及实施。文化引擎是推进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理念、载体的共享融通;机制引擎是建立常态化机制,实现长效化效果。具体如何做,依能管理科学研究院建议可基于“五纵五横”的思路来优化和构建学校制度体系。

  着眼五横:结合五个层面的目标链、标准链,思考学校哪些制度需要优化、需要补充哪些制度,梳理出入表中的每个方面的制度,再进行制度优化实施。

  关注五纵:制度中应考虑明确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领导机制、组织实施、配套资源及支持、监督检查机制。

  数据管理系统是质量管理体系重要的支撑,也是三大任务之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实质是推进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因此就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围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层面,学校应根据现状,建立业务、管理、信息化办公等每个方面的整合集成的信息化平台,才能充分提高数据采集、加工、预警、挖掘、决策分析的效率。而针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工作,学校的智慧校园平台还需建立一套质量管理系统,帮助学校进行制度体系设计、目标计划、执行、评价管理,同时与业务、管理、信息化办公系统深层次地融合,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及预警与监控做多元化的分析,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是一个持续、长期的工作,还应基于政府对诊改的工作要求,在数据采集、质量报告生成、复审等方面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加以支撑,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教育质量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内外部质量保证体系特别的重要。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依能管理科学研究院认为,学校必须明确诊改的目标、查找不足,才能改进工作、提升质量。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