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 2025-08-19 14:45:24 |   作者: 马口铁 镀锡带

  亿元;同步协调推进项目建设用地组卷报批等工作。积极地推进安徽省现代水网先导区个(黄浒河义安区段治理工程,罗昌河会宫上段、会宫下段堤防加固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或基本完工个(横埠河枞阳段治理工程,枞阳县万桥站、复兴圩站工程,经开区张村站工程,义安区东方红泵站、东城泵站拆除重建工程),个项目(义安区钟仓二站扩建工程、经开区查村站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主体工程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工程前期工作。列入省厅印发的《2025年度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责任表》中涉及我市牵头5项重点水利项目,年度目标任务为完成或力争完成1个可研批复和4个初设批复,并推进其余项目前期工作。目前,两湖灌区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修订稿已上报省厅待出具审查意见。在可研报批阶段,需完成或审查的专题11项,其中已完成或审查9项。横埠河、罗昌河、顺安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设已审查,待报批稿修改完善后批复;白荡湖、陈瑶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初稿编制。全市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项目45项,前期工作已完成40项,占项目总数的89%。

  三是积极对上争取及项目谋划。1-6月,对上争取上级资金33878万元,其中超长期国债资金26517万元。初步谋划重大水利项目5个,总投资约338.5亿元,其中安徽省长江干流洲滩民垸防洪建设工程166亿元(铜陵市境内投资)、安徽省长江干流堤防达标建设及提质升级工程45.3亿元(铜陵市境内投资)、安徽省两湖灌区工程51.0亿元、安徽省白荡湖、陈瑶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46.8亿元,以及铜陵市河湖水系连通及水生态修复工程29.4亿元。

  一是做好汛前准备。充实调整市级抢险技术指导专家库,组建三个工作专班。完善158座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调度运行计划和保坝方案,确定326名水库“三个责任人”并完成线个乡镇(办事处)的124个行政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山洪灾害防御网格化包保责任制。联合市应急局举办水旱灾害防御业务培训班、开展应急抢险实地演练。成立5个工作组,对在建涉水工程进行汛前检查。共发现24项问题隐患并整改销号。对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严格落实工程度汛安全措施,2处开口子工程汛前完成复堤到位。

  二是全力防范水旱灾害。立足于早防,把灾害风险想在前,把防范工作做在前,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加强联合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在强降雨前提前发布工作提醒4期,启动应急响应2次,滚动发布预警预报信息198条、2.2万人次。严密监视天气和雨情水情墒情变化,分析研判水旱形势,及时指导实施引江入湖、引江入圩等引水调水工作。已累计投入各类抗旱设备737台套,总装机容量8000余千瓦,提水2800余万方。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各类水资源,强化水源调度,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兼顾生态用水需求。

  一是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推动省水利厅下达的7处提升工程任务(枞阳县4处、义安区3处),批复资金1404.87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前全面完工。枞阳县已率先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义安区、郊区统管工作稳步推进,力争年内实现全域统管目标。按照“大水源”供水、“大水厂”制水、“大管网”送水的工作思路,优化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建立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实现问题动态清零。争取中央和省级维修养护资金551万元,完成9处工程维修,惠及20.32万群众。统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二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枞阳县西岩寺、官山冲等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聚焦重点区域排涝,全力推动枞阳县2个(白荡湖陈瑶湖区域排涝工程、菜子湖片区域排涝工程)、义安区2个(江心洲区域排涝工程、江南圩区区域排涝工程)、郊区(含普农)1个(陈瑶湖区域排涝工程)等5个排涝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一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下达各县区区域年度取水计划12.4592亿立方米。全市82个取水户105个取水许可证中,共下达年度取水计划10.8695亿立方米。将辖区内28条河湖信息、164条已建水利水电工程信息、165条河湖控制断面或已建工程信息录入“水资源保护平台-生态流量批复成果”。完成枞阳海螺水泥与枞阳海螺绿色新材料、枞阳恒源矿业与会宫镇政府、旋力特钢公司与塞维拉公司等3笔水权交易。配合税务部门开展水资源税改革。

  二是实施节水行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徽水法宣传月活动”“节水城市宣传周”等重要时间,开展广场宣传教育活动,同步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搬进乡镇、社区、学校。对普济圩农场灌区、永久圩灌区、永丰圩灌区等3处渠首计量设施做改造。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全市共有120个正在运营的调查户纳入水利部《用水统计调查直报管理系统》。完成一县三区关于节水统筹推进不力的问题整改并通过省水利厅验收销号。

  三是抓实水土保持工作。推动实施2025年度枞阳县连城湖(西北部片区)、义安区金榔(东部片区)、郊区周潭(大涧沟片)等3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全市各级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66个,开展监督检查项目85余次。全市累计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33.02万元,其中市本级58.41万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县(区)水利部门进驻政务服务建设项目综合专窗、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推动一县三区全面完成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划定工作。

  一是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召开市级总河长第九次会议,印发《铜陵市2025年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工作要点》,确定6项年度主要任务和22项重点工作,明确具体任务和责任单位。签署总河长令,推动阻水片林等妨碍河道行洪明显问题清理整治。截至6月30日,全市各级河长湖长开展巡河巡湖1.8万余次,发现整改各类问题500余个。与安庆市、池州市开展菜子湖、长江、青通河联合河湖长制巡查督查,发现处理河湖问题2个,推动问题完成整改。义安区顺安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通过水利部中期绩效评估。

  二是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完成长江一级支流8条,二级支流11条名录确定工作,完成全市五家经开区四至范围和河湖管理范围数据比对。规范涉河建设项目许可和监管,协调枞阳县水利局完成合池铁路项目在枞阳县境内14座跨河桥梁涉河建设方案的审批工作。截止5月14日,市县事权审批工作全部完成。会同省厅开展涉河项目检查,现场检查5处涉河项目,督处建筑设计企业落实防洪影响专项工程,汛前及时清洗整理河道内各类阻水设施、物料,修订完善度汛预案。

  三是强化河湖采砂综合监管。截止6月30日,开展执法巡查689次,巡查里程23016公里,出动执法人员3547人次,执法车辆528车次,执法船艇192艘次。开展专项行动26次,出动执法人员163人次,动用执法船艇25艘次,车辆12车次。未发现涉砂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无涉砂案件。加强河道砂石采运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全方面实行电子采运管理单,强化采、运、销全过程监管。组织协调各相关的单位合法合规按期完成土桥航道疏浚弃土综合利用项目,疏浚土利用总量54303立方。

  一是加强水利建设监管。批复黄浒河义安区段治理工程金城圩滑坡处理设计、横埠河横埠大畈段堤防加固工程挡浪墙等设计变更、立新水库改扩建工程老坝除险加固方案专项设计、钟仓二站扩建工程泵房、前池及进水池挡墙地基处理设计变更;协调推进横埠河入江河道环圩河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修改完善工作;研提关于解决查村站工程建设占用东城站引水渠问题有关意见,推进查村站工程引水渠优化调整等工作。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督促指导县区及时完成重大水利工程半月报、重点涝区泵站半月报和中小河流管理系统、在建水利工程度汛系统、安徽省智慧水利系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填报、更新等工作。

  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印发《2025年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要点》,配合市安委会完成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安全生产和消防考核工作,督促县区按要求完成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编报、做好安全度汛相关工作。组织并且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信息系统、水利安全生产管理等系统常态化填报工作。重点对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印发2次问题整改通知清单,其中现场发现工程实体问题5处,质量管理问题7处。

  (三)规范工程运行管理。有效整合中央及县级资金共计563万元,专项用于水库维护与养护工作,确保工程安全可靠运行。组织并且开展铜官区跃进圩地方标准化管理省级达标现场复核,并通过专家评审。指导各县区建立白蚁防治排查整治工作机制,落实白蚁防治责任,继续开展好白蚁防治各项工作。2025年争取中央资金418万元,用于全市蚁害普查和治理工作。

  一是强化依法治水。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水利行业监督管理,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常态开展涉水事务行政监督检查。制定印发《铜陵市水利局关于建立“以案释法”工作的机制实施意见》,开展《长江保护法》等学习宣传,制作扫黑除恶宣传横幅20余条,发放扫黑除恶宣传材料700余份。结合“3.22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及“安徽水法宣传月”,广泛开展水法律和法规宣传活动。

  二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完成商事制度改革,开展12次“双随机、一公开”抽取工作,动态调整“一单两库”监管工作。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按照2025年“办事指南准确度”指标,全面编制300余个基本要素,动态更新29个政务事项。积极落实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联系走访了6家包保企业,及时答复9件咨询及投诉件,咨询人均表示满意。

  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党建工作和水利工作融合,上半年专题研究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3次。高质量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及时制定问题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二是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7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组织党员赴党性教育馆开展警示教育,丰富教育形式。

  三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结合巡察,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全方面开展谈心谈话。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读书班、主题党日等形式,加强学习研讨,对标对表查摆问题,将开展学习教育与水利工作相结合。

  1分,考核目标是2025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1%。经统计,2024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42.74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8.46%,超额完成下降8.8%的年度目标任务。据此推算,预计2025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考核指标能全面完成。

  (一)持续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和雨水汛情变化,及时预警,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发挥减灾效能,紧盯险工险段、病险水库等薄弱环节落实防御措施,实行24小时巡查值守,确保中小河流、山洪灾害危险区安全度汛。组织县区对水旱灾害防御通信网络、视频会商、视频监控及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进行再排查,快速推进小型水库雨水情监测设施更新改造项目建设,会同应急部门开展各类防汛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重视水情、旱情、墒情变化,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各类水资源,精准运用拦、蓄、泄、分、排和引、提、调等措施,强化水源调度,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兼顾生态用水需求。

  (二)持续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市政府确定水利投资提高7%目标任务,计划完成水利投资13.9亿元、增速8.5%。重点推进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钟仓二站、查村站、东方红站、东城站、顺安河国家级幸福河湖等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枞阳县横埠、长河、汤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义安区文沙站、西江站、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枞阳县西岩寺、官山冲2座)以及3个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力争罗昌河枞阳段、顺安河义安区段、横埠河入江河道环圩河段、横埠河普济圩农场段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

  (三)持续加强重大水利项目谋划。保持政策敏感性,紧盯国家政策方向,加强项目谋划,推动白荡湖、陈瑶湖流域防洪治理(总投资约47亿元)、洲滩圩垸分类整治(总投资约47亿元),城市防洪工程(总投资约48亿元)、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总投资约48亿元)等重点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及省重大项目库。围绕长江干流整治、重点流域治理、城市防洪、水资源配置、重点区域排涝、水生态保护修复、中型灌区改造、山洪沟治理、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工程等9个专项,谋深谋实项目储备。

  (四)持续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严格涉河湖建设项目审批与管理,既要当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服务员”,也要当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防火墙”。巩固长江干流岸线整治成果,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深入开展阻水片林等妨碍河道行洪明显问题清理整治,高标准建成顺安河国家级幸福河湖,有序推进省、市级幸福河湖建设。保持对非法采砂行为“零容忍”态度,结合“蓝盾”系列活动,组织并且开展好长江流域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推进河湖库“清四乱”行动,对标对表完成问题查找和整治等有关工作,工作信息及时录入水利部河长制信息系统,按时完成问题整治销号。

  (五)持续优化作风提升能力。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巩固深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做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水利微讲堂”党建品牌,认真组织“促提升勇担当”中青年干部微讲堂活动,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等,用好“民声呼应水利回音”工作机制,从联合审批、区域评估及并联验收等三个方面与审改办进行深入对接,主动与住建、发改、生态、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联合审批,着力提升水利审批事项在联合审批平台的审批效率,聚力解决群众和市场主体急难愁盼的涉水问题。

百度统计